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书库下载  »  《中国村落史》全2册PDF电子版下载[13.89M]
  • 《中国村落史》全2册PDF电子版下载[13.89M] 点击收藏

    作者:内详

    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团

    更新:2023-06-09 16:25

  •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
    方式1: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
    方式2:微信搜索-公众号-搜索:xiquwo,即“戏曲窝”的全拼
    方式3:单击左侧图片保存到手机相册,微信扫码,识别相册该二维码

网盘下载【关注公众号即可下载】

您好,请在上方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后回复4450获得网盘提取码。
新活动:1.注册即送10戏票,每日签到再送戏票;2.升级会员 不需关注公众号/不扣戏票即可下载,详情点击这里登陆会员中心了解。
关于下载:
①如果网盘链接已经失效,请点击报错,管理员会为您尽快修复,谢谢!
②为防止网盘和谐,如果网盘下载格式为MP3X/MP4X/MKVX,请将后缀修改为MP3/MP4/MKV即可正常播放。
③本站大部分资源(除特别标注精品资源外)皆可免费下载,请先关注本站公众号后按提示回复相应数字即可免费下载MP4/MP3。
④部分合集需要支付一定积分方可下载,积分不足请登录网页右上角会员中心自助充值后下载。

远古时期的中华大地,植物种类繁多,生长茂盛,伴随而生的许多动 物遍布崇山峻岭和广袤草原,鱼类更是遍及江河湖泊。早期的人类和 其他动物一样,也是直接向大自然索取资源,以维持基本的生存。远 古的中华先民,生活于山林中的,以打猎获取食物;生活于江河湖海 沿岸的,以捕鱼获取食物。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是远古先民朴素 的生存哲学。这些容易获得的肉类食物,让早期的先民形成了以渔猎 为主的生存生活方式。不过,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,先民的生活方式 也出现了新的变化。距今12 000年左右,北方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 向新石器时代过渡。这一时期也正好是古气候学上的“新仙女木事 件”[1]发生期,冰期逐渐结束,气候开始变暖。不少草地变成森林, 先民原先赖以果腹的动物随之减少。于是,他们开始采集植物为生, 在漫长的实践中逐渐认识了可食用植物的种类,并初步掌握了其生长 习性。他们意识到,通过耕种获得食物比纯粹依靠采集的方式获得食 物更加可靠稳定。于是,他们开始注意收集种子,并不断摸索和改进 种植技术。原始的种植业就开始萌芽了。同时,他们开始将一些捕获 的尚未死亡的剩余猎物养殖起来。随着经验的积累,人们发现养殖动 物比捕获猎物更省时省力,于是最初的养殖业出现了。种植业与养殖 业,差不多是同时发生和存在的。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北方地区各区域 典型遗址,如属于裴李岗文化的沙窝李遗址、属于磁山文化的磁山遗 址、属于大地湾文化的大地湾遗址、属于兴隆洼文化的兴隆洼遗址、 属于后李文化的月庄遗址等,均存在以粟、黍为代表的种植业遗存和 以猪为代表的养殖业遗存。种植作物与饲养动物的出现,表明农业生 产方式已经具备雏形。而农业生产的形成,则使得人类定居生活成为 可能。中华先民初步具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,不需要随处迁徙,可以 比较长时期地活动于某些相对固定和有限的地理空间之内。于是,早 期的村落就在此基础上演变形成了。 在北方地区,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远古村落民居,为半地穴式的方形 建筑,屋内有保存火种与取暖用的圆形火塘,四周墙壁用木柱做骨 架,外边敷一层草拌泥。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民居建筑,为半地下圆 形,底部铺一层经火烧过的灰白色硬泥,墙壁光滑,屋顶为尖锥形。 在南方地区,早期的村落建筑以干栏式为主,适合森林茂密、雨水较 多、空气潮湿的山地,以后又有临水干栏式,发展到江河水溪遍布的 平地。它以竹木为建筑营造材料,分上下两层,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 工具杂物,上层住人。东至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 文化等许多遗址,西至云南的剑川海门口新石器时代遗址、四川的成 都十二桥商代遗址等,都有干栏式建筑分布。
加载中...
Copyright © 2019-2099 【戏曲窝】,戏曲下载唱戏机戏曲MP4戏曲MP3免费下载 网站地图-SiteMap-冀ICP备17032860号-3